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的精神追求。
诗的开头提到“君家翠岩翁”,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他早已领悟“三一”之道(可能指道家或佛家的某种修行境界)。接着,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说,与其沉溺于世俗的欲望泥潭,不如像修行者一样,饮下“声闻酒”(象征清净智慧的境界)。
“华藏海”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而“十二有”代表轮回中的种种苦难。诗人说,真正的极乐世界其实就在苦难之中,暗示修行不必远离尘世,而是在生活中觉悟。
后几句提到“涅槃门”(解脱之门)和“燕路”(可能指归隐之路),表示诗人向往心灵的安定。他说,只要内心坚定,外界的干扰(“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带来的欲望)就会像被抓住的小偷一样无力。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年纪渐衰(“吾衰等蒲柳”),但依然敬佩那些志向如冰霜般高洁的人,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和对自己修行不足的谦逊。
整首诗的核心是: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而不是被欲望束缚。语言虽含蓄,但道理深刻,适合现代人思考如何在忙碌生活中守住本心。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