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补之红梅图

去年枝上见红芳,约备红葩傅浅妆。
今日这中足颜色,可能无意谢东皇。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红梅为线索,通过时间对比展现生命的变化与自然的馈赠。

前两句回忆去年初见红梅的情景:枝头绽放的红色花朵(红芳),仿佛和诗人约定好要(约备)用淡雅的红色花瓣(红葩)装扮自己(傅浅妆)。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梅花比作精心打扮的少女,突出其清新自然的美。

后两句转到当下:今年枝头的梅花(这中)色彩更加饱满(足颜色),诗人却反问它是否(可能)会忘记感谢赋予它生命的春神(东皇)。这种俏皮的疑问其实暗含深意——梅花年年盛开本就是自然规律,但诗人通过"谢东皇"的想象,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情味,让人感受到万物有灵的趣味。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时间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红梅形成呼应
2. 色彩变化:从"浅妆"到"足颜色"展现生命力的递增
3. 情感升华:将植物生长升华为知恩图报的人情之美

诗人用日常看花的经历,写出了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生命成长的感悟,把普通的赏梅体验变成了充满诗意的哲学思考。

宋光宗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即宋光宗(1189—1194年在位),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赵惇因病崩于寿康宫,在位五年,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