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褐山房图题句次东坡韵

苦吟咽秋蛩,旅梦冷秋雨。
隘巷白板扉,常掩西山雾。
先生对门居,谈言起幽慕。
老屋拥蒲褐,妙解坡仙语。
花时设芳樽,招列户外屦。
冰梅入座清,恍然释尘虑。
烹茶起瓶笙,细响疏林度。
萧然寄此身,随地得闲处。
涤砚绘斯图,下笔生远悟。
愿从杖履游,时领安禅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意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生活环境
诗中用"白板扉"(简陋的木门)、"西山雾"、"老屋"等词语,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朴素住所。这里没有豪华装饰,只有被秋雨打湿的窄巷和常年笼罩的山雾,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2. 日常生活
主人过着简单而有品味的隐居生活:
- 与邻居谈诗论文("谈言起幽慕")
- 穿着蒲草编织的粗衣("蒲褐")
- 赏花饮酒("花时设芳樽")
- 品味清雅的梅花("冰梅入座清")
- 煮茶听水声("烹茶起瓶笙")
- 画画写字("涤砚绘斯图")

3. 精神境界
通过"释尘虑"(放下烦恼)、"萧然"(超脱)、"远悟"(深刻领悟)等词语,表现了主人远离世俗纷扰,在简单生活中获得心灵安宁的状态。最后两句更直接表达了跟随智者修行、体会禅意的愿望。

4. 艺术手法
诗人巧妙运用了:
- 声音描写:秋虫鸣叫、煮茶声、疏林声响
- 视觉画面:山雾、梅花、砚台、绘画
- 对比手法:外界的冷清与内心的温暖形成反差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文人雅士向往的精神家园。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质丰富,而在于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艺术的欣赏。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