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山行

雨后山程困仆夫,即看晚日送啼乌。
隔溪欲就人家宿,□子然刍引去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间旅行的生动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实景:雨后山路泥泞难行,让赶路的仆人疲惫不堪。抬头看见夕阳西沉,乌鸦归巢的叫声更添几分暮色苍茫。这里用"困仆夫"的细节和"啼乌"的意象,巧妙传递出旅途的艰辛与孤寂。

后两句写人情:旅人想借宿溪对岸的人家,这时(缺失的字可能是"牧"或"樵")一个孩子抱着草料经过,为他指引了前路。这个意外相遇的温暖细节,让整首诗突然明亮起来——山野间的人情味冲淡了旅途劳顿,陌生人的善意成为黑暗中的微光。

全诗最动人的是"留白艺术":没说孩子是否带路,也没写是否借宿成功,但正是这种未完成的叙事,让读者能代入自己的想象,感受到山行途中那种"柳暗花明"的希望感。简单的场景里,藏着对人性温暖的朴素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