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塔寺

疏树平桥还小溪,秋容古意两凄迷。
坏幢老寺梁天监,高垄荒碑汉会稽。
塔屋镫寒青黯黯,径沙草软碧萋萋。
前朝兴废无人语,独送残阳过水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凉破败的古寺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前两句勾勒出整体环境:稀疏的树木、简陋的小桥、细弱的溪流,秋日的萧瑟与古迹的斑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凄凉迷茫的氛围。三四句具体描写寺庙的破败——倒塌的经幢、老旧的庙宇是南朝梁天监年间的遗存,而高坡上的荒芜石碑则记载着更久远的东汉会稽往事。

五六句用色彩和质感强化画面感:佛塔里的青灯昏暗阴冷,小径上的细沙和野草却柔软茂盛,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前朝的兴衰早已无人提起,只有诗人独自伫立,目送夕阳的余晖缓缓掠过溪水西去。

全诗通过"疏树""坏幢""镫寒""残阳"等意象层层递进,将物理空间的荒芜与时间流逝的苍凉完美融合。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感慨,但通过对景物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的渺小,以及繁华落尽后的永恒寂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