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幽居思伴侣,惟有此君宜。
萧飒既同我,清空亦可师。
吟时声应和,步处影追随。
不作人间态,炎凉意便移。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性,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前两句"幽居思伴侣,惟有此君宜"直接点题:在隐居生活中寻找知音,只有竹子最合适。这里的"此君"是古人对竹子的雅称,暗示诗人把竹子当作朋友。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与竹子的相处:
"萧飒既同我"说风吹竹叶的沙沙声与诗人孤寂的心境相合;"清空亦可师"则赞美竹子中空的特点,暗喻虚心品格值得学习。"吟时声应和"写诗人吟诗时竹声相伴;"步处影追随"描绘竹影随行的画面,展现人竹相伴的默契。

最后两句"不作人间态,炎凉意便移"是点睛之笔:竹子不像世俗之人那样趋炎附势,不会因为外界冷暖变化而改变本性。这里既赞美竹子,也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的决心。

全诗妙在把竹子写得像一位品格高尚的朋友:它既能理解诗人的孤独,又能用沙沙声相伴;它虚心正直的品格可以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它始终如一的气节,正是诗人向往的精神境界。通过日常相处的细节,诗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