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达磨像》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禅宗祖师达摩的形象和精神内涵。
前两句"折芦渡迷川,面壁出苦海"讲的是达摩的两个著名故事。"折芦渡江"是说达摩用一根芦苇就能渡过长江,展现了他超凡的修为;"面壁九年"是说他曾在少林寺山洞里面壁打坐九年,最终悟道解脱。这两句通过具体画面,表现了达摩从迷茫到觉悟的修行历程。
后两句"六叶长菩提,衣钵曹溪在"说的是禅宗的传承。"六叶"指禅宗六祖,从达摩到慧能共传了六代;"菩提"代表觉悟;"衣钵"是传承的信物;"曹溪"是六祖慧能弘法的地方。这两句说明达摩开创的禅宗法脉得以延续光大。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达摩的生平事迹、修行精神和禅宗传承三个层面。诗人用"芦"、"壁"、"叶"、"衣钵"等具体物象,把抽象的禅理形象化,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达摩的神奇故事,又能领会禅宗"直指人心"的宗旨。这种以小见大、寓理于事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