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陂

万物皆忌盈,山水宁厌取。
自开原山泉,中园坼水府。
出纳皆汇陂,势无百里土。
譬犹建中州,四澨分条缕。
黯淡原山崖,窟根互撑拄。
石气入青林,幽姿为云雨。
南屏镜中悬,一一类天姥,春莼丝就搴,秋鱼鳞堪数。
往往花港船,清樽随棹舻。
过阁侣常集,岫月待初吐。
长笛碧烟收,如闻潜蛟舞。
万象纷濛濛,光炯鉴可睹。
岸疑留遗佩,洞欲摘石乳。
幽胜固非一,物色兼草莽。
江汉有覆舟,他山多贙虎。
消息懒服食,何羡生毛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中陂"的山水园林景观,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道家"忌盈"的哲学思想。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提出核心观点:万物都忌讳过满,山水也不例外。这里人工开凿的泉眼形成水府景观,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

中间部分用大量细腻的描写展现中陂美景:水流汇聚成陂塘,像中原大地般四通八达;山崖与树根相互支撑,石头的灵气渗入青翠树林;南面山壁如明镜倒映,让人联想到天姥山。诗人用"春莼丝""秋鱼鳞"等具体意象,配合游船、饮酒、赏月等休闲场景,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

最后部分升华主题:在欣赏万象纷呈的美景时,诗人联想到江湖险恶(覆舟、猛虎),得出"不慕长生"的感悟。这种由景入理的写法,将山水审美提升到人生哲理的层面,表达知足常乐、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山水人格化的描写,如"窟根互撑拄"写山石与树根的相互依存,"岫月待初吐"写山峦主动吐月的灵动感。通过这些拟人手法,静止的山水有了生命力,传递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