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感事诗八首 其三

东阜苍茫可卜幽,括囊犹恐不安流。
学他竹里开三径,让尔车前看八驺。
兰茝有心辞雨露,蟪蛄无意识春秋。
一灯水榭销孤坐,著作虞卿未是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生活化的比喻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开头"东阜苍茫可卜幽"就像在说:东边那片苍茫的山坡,看起来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但紧接着"括囊犹恐不安流"又透露出担忧——就像扎紧的袋子也会漏水,隐居生活未必真能隔绝世俗烦扰。

中间四句用了两组生动的对比:先是用"竹里开三径"的隐士雅趣,对比"车前看八驺"的官场排场,就像现代人对比"田园民宿"和"豪车接送"的生活选择。接着用"兰茝"(香草)和"蟪蛄"(夏蝉)作比:前者像清高的文人主动远离名利场,后者则像浑浑噩噩的人根本不懂时光珍贵。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水边小屋里独对孤灯,看似寂寞,但作者却说这比战国谋士虞卿写书发愁强多了。这就像现代人说"熬夜追剧固然快乐,但不如静夜读书充实",点破了全诗核心——真正的隐居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更有价值的精神生活。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文人风骨,转化为"选房子""看豪车""听蝉鸣"等日常场景,让读者看到:所谓高雅人生,不过是明白自己要什么,并甘愿为之放弃其他诱惑的清醒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