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亮直编修奉使琉球

海神擎日映波红,此去扶桑直向东。
鲸眼常明无月夜,鲎身能使不帆风。
天书捧到恩应渥,唐帕传来语尽通(自注:唐帕,译者之名。)。
想见中山迎使节,踏歌齐拥紫髯翁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亮直奉命出使琉球的壮丽场景,充满异域风情和豪迈气概。

前四句用绚丽的海洋奇景展现航程之壮美:首句"海神擎日"把朝阳比作被海神托起的火球,染红波涛,画面极具震撼力;第二句点明航线是笔直向东的"扶桑"(传说日出之地)。三四句更妙,用"鲸鱼眼睛在黑夜发光""鲎(海怪)能呼风"的传说,既写出海上航行的神秘,又暗喻使团能克服艰险。

后四句转到外交使命:皇帝诏书(天书)彰显恩威,译者"唐帕"确保沟通顺畅。最后想象琉球人("紫髯翁"指当地长者)载歌载舞迎接使节的场面,既表达对使命完成的信心,又透露出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日出东海切换到外交盛况,虚实相生,既有神话色彩又接地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