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山水世界,核心是"追寻仙境"的浪漫想象。
开篇用"晨逾""暮访"的紧凑时间线,带读者快速进入一场仙山寻踪之旅。九仙山和九鲤湖都是福建著名的道教圣地,诗人用这两个地名自然引出何氏九兄弟乘鲤升仙的传说(相传汉代九兄弟在此炼丹成仙)。
中间四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制造神秘感:云气缭绕的山头仿佛还留着仙人痕迹,但那些鲤鱼(三十六鳞代指鲤鱼)是否真实存在过?仙人畅饮琼浆玉露的醉态与凡人隔着时空,诗人忍不住追问:这些仙人什么时候会像丁令威化鹤归乡那样回来呢?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晨-暮""山头-天衢"的空间跳跃,营造出穿梭仙凡的流动感
2. "恍惚""有无"等模糊化表达,让仙境传说似真似幻
3. 结尾的追问藏着现代人式的怅惘——明知神仙难再遇,仍向往那份超脱
本质上是通过山水神话,表达人类对超越平凡生活的永恒向往。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绝美风景时,也会瞬间想象"这里会不会住着神仙",这种跨越古今的共鸣正是诗歌的魅力。
徐师仁
兴化军莆田人,字从圣,一字从信。徐确子。幼敏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史馆检讨、著作佐郎。尝预修国史,以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