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 其四

三更日出行千里,百尺竿危到几回。遮莫分身兜率去,听从路滑石头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一种在困境中坚持前行、不畏艰险的精神。

第一句“三更日出行千里”,描绘了一种在深夜时分依然奋力前行的场景。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而“日出行千里”则象征着不眠不休的努力和远大的目标。诗人用这种对比,强调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前进的决心。

第二句“百尺竿危到几回”,则用“百尺竿”比喻极高的目标或危险境地,而“到几回”则暗示了多次尝试和挑战。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断面对危险和挑战的勇气。

第三句“遮莫分身兜率去”,这里的“兜率”是佛教中的天界,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境地。诗人用“分身”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分身乏术的困境,但即便如此,也要坚持下去。

最后一句“听从路滑石头来”,则用“路滑石头”比喻前路艰险,但诗人却选择了“听从”,即坦然面对和接受这些困难。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保持平静、坚定前行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