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杜甫诸将 其一

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经秋。闺人梦去飘罗刹,野鬼魂归哭髑髅。

百道舳舻催转粟,连营刁斗警传筹。排灯閒看平台记,七日功成想故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凄凉画面,充满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炎海冥冥瘴未收,赤嵌城畔又经秋"写战乱持续不断,就像南方湿热的海雾终年不散,赤嵌城(今台湾台南)又度过了一个战火纷飞的秋天。用"瘴气"比喻战乱,形象生动。

颔联"闺人梦去飘罗刹,野鬼魂归哭髑髅"通过对比手法,写妻子梦见丈夫在战场遇害,而战死的亡魂只能对着自己的白骨哭泣。这里"罗刹"指战场,"髑髅"指白骨,凸显战争的残酷。

颈联"百道舳舻催转粟,连营刁斗警传筹"写后勤运输的繁忙和军营戒备的森严。"舳舻"指运粮船,"刁斗"是古代军中用具,这两句展现了战争机器的运转。

尾联"排灯閒看平台记,七日功成想故侯"最有深意。诗人在灯下读史书,想起古人用七天就平定战乱的故事,暗含对当下战事拖延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期盼。

全诗用"闺人梦"与"野鬼哭"的对比、"运粮船"与"警戒声"的铺陈,最后落在"读史书"的沉思上,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反战思想。诗人没有直接说"战争不好",而是通过具体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痛苦,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