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阴雨竟夕意兴索然适蔡生星仪来访相与剥芋啜田螺而已(一九五三年)

恼煞黄昏雨,偏逢佳节多。
人间空待月,天上欲翻河。
寂寂一城暗,迢迢三漏过。
助谈无别物,劝客啜田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因为阴雨连绵而感到心情低落,但恰巧有朋友来访,两人一起剥芋头、吃田螺,度过了一个简朴而温馨的夜晚。

首句“恼煞黄昏雨,偏逢佳节多”,诗人表达了对黄昏时分的雨感到非常烦恼,偏偏在这样一个佳节(中秋节)里,雨水不断,让人更加郁闷。这里通过“恼煞”和“偏逢”两个词,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不满。

接着,“人间空待月,天上欲翻河”,诗人感慨人世间的人们都在期待赏月,但天上却仿佛要翻江倒海,雨水倾盆而下,月亮自然无法出现。这两句通过对比人间的期待和天上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失落感。

“寂寂一城暗,迢迢三漏过”则描绘了整个城市的寂静与黑暗,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三漏过”指的是夜深了,漏壶(古代计时器)已经滴了三次。这句诗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孤独、无聊的心境。

最后,“助谈无别物,劝客啜田螺”,诗人虽然心情不佳,但恰巧有朋友来访,两人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只能剥芋头、吃田螺,以此打发时间。这里“助谈”和“劝客”显得非常亲切,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招待,但朋友之间的陪伴却让这个雨夜变得温暖起来。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在中秋节雨夜中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烦恼和失落,到后来因朋友来访而感受到的温暖与慰藉,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普通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夜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