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睡
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
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
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
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
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
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
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
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
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
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
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
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
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
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现代解析
这首《坐睡》描绘了作者在坐禅或静坐时进入的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
诗的开头写作者坐久了,不知不觉间睡着了,手里的书也掉了下来。这时,一阵清风拂过,让他突然清醒,心情愉悦。他起身看到一束从缝隙中透进来的阳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微小,几乎察觉不到。接着,他感叹在短暂的梦境中,仿佛经历了无数的场景和境界,瞬息万变。
作者由此联想到那些在世俗中忙碌的人,他们费尽心思追求名利和外在的东西,却不知道这些可能只是梦境中的幻象,转眼即逝。相比之下,真正有智慧的人(“至人”)能够看透这一切,他们不会为世俗的聪明或愚钝所困扰,因为他们明白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本质。
最后,作者提到不需要借助任何言语或外在的东西,他愿意与那些同样看透世事的智者一起,登上象征超脱和觉悟的“昆仑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人生如梦,世俗的追求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这一切,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坐禅中的感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生本质的思考,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