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赐观西湖

玉珂龙影出长楸,诏许西湖揽辔游。
云气连山常带雨,风声度壑迥疑秋。
树含飞翠沾衣湿,泉作垂虹绕涧流。
中使淹留归向晚,水纹轻漾采莲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五月六日被赐予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玉珂龙影出长楸”描绘了作者乘坐的豪华马车,仿佛龙影般从高大的楸树间驶出,给人一种威严与尊贵的感觉。接下来的“诏许西湖揽辔游”点明了作者此次出游是受皇帝的恩准,显得格外庄重。

“云气连山常带雨,风声度壑迥疑秋”这两句写景,山间的云气连绵不绝,仿佛随时会下雨,而风声穿过山谷,让人感觉仿佛秋天已经来临。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树含飞翠沾衣湿,泉作垂虹绕涧流”进一步描绘了西湖周边的景色。树木翠绿欲滴,仿佛能沾湿行人的衣裳;泉水如同彩虹般垂挂,环绕着山涧流淌。这些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灵动。

最后两句“中使淹留归向晚,水纹轻漾采莲舟”则写出了作者游玩的时间之长,直到傍晚才依依不舍地返回。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波纹和采莲的小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宁静与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出游的珍视与留恋。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到西湖的美丽,还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