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疲惫不堪时的小憩时光,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温暖治愈的力量。
前两句"不堪细字眼犹花,熟睡分明暂到家"生动描绘了眼睛疲劳的状态——长时间看小字看得眼花,这时候一场酣睡就像暂时回到了家里一样安心。这里用"眼犹花"的比喻和"暂到家"的心理感受,把身体疲惫和短暂放松的对比写得十分鲜活。
后两句"何独能收小儿泪,客中时可当乘槎"最有意思,把睡眠比作能哄小孩止哭的神奇法宝,又比作漂泊旅途中的一叶扁舟。这两个新颖的比喻把睡眠的治愈功能写得既接地气(哄孩子)又富有诗意(乘船归家),让读者能立即体会到:原来在异乡疲惫时,一场好眠就是最好的慰藉。
全诗妙在用最平常的睡觉小事,通过"哄孩子""乘船回家"这些人人都有体验的比喻,把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对安宁的渴望表达得含蓄又动人。读完让人会心一笑:原来生活中最简单的休息,也能成为治愈心灵的良药。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