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渐同嫫母丑,归来免效买胡留。
两生更肯从绵蕞,高祖规模又不同。
吴市终身避言耳,去家岂是去为仙。
杨柳池深鱼乍出,桑麻土润燕初归。
渔携纲近鸥斜去,人过桥东影倒行。
岸近田多损,潭深石叠平。
村舂林外急,钓艇柳阴横。
竹牖迎风翻贝叶,铜炉温火养龙涎。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人到暮年的复杂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勾勒出日常生活的细节,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用"嫫母丑"(古代丑女)和"买胡留"(汉代隐士)的典故,幽默地自嘲年老色衰,同时表明自己不愿刻意模仿古人隐居。中间"两生从绵蕞"(汉代儒生制定礼仪的典故)与"高祖规模"形成对比,暗示时代变迁,不必拘泥旧制。

随后四句描写隐居生活:像伍子胥在吴市避祸般谨慎生活,但并非追求成仙。池塘杨柳间鱼儿跃动,湿润桑田上燕子归巢,展现恬淡自然的田园趣味。渔夫收网惊飞鸥鸟,行人过桥倒影随行,这些动态描写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四句聚焦农耕细节:洪水损毁近岸农田,深潭边石头平整如叠,展现自然灾害与自然秩序并存。村落舂米声急促传来,钓船横在柳荫下,呈现忙碌与闲适交织的乡村图景。结尾处竹窗迎风翻动佛经,铜炉慢煨名贵香料,将清贫物质生活与精神富足形成巧妙对照。

全诗通过"鱼跃燕归""人影倒行"等鲜活动作,将平凡景物写得趣味盎然。诗人把晚年生活比作"避言耳"的谨慎,又用"养龙涎"的雅致显示精神追求,在承认衰老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吴倧

吴倧,字尚贤,歙县(今属安徽)人。有《渔矶脞语》、《渔矶续语》,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吴尚贤渔矶脞语序》、《吴尚贤渔矶续语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