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无情和人生悲欢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隙驹如箭未堪怜”,用“隙驹”比喻时间飞逝,就像箭一样迅速,让人无法挽留。这里的“未堪怜”意思是时间无情,不值得怜悯。接着,“晴雨悲欢付自然”表明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应该接受这些变化。
“九十春光能几日,一番花信又明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九十天的春光转瞬即逝,花开花落,又预示着下一年的到来。这里的花信指的是花开的信号,象征着时间的循环。
“残红数点心终在,垂柳千丝意许妍”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虽然花儿已经凋谢,只剩下几片残红,但人们的心情依然存在,垂柳的千丝万缕依然美丽。这里的“心终在”和“意许妍”表达了即使面对凋零,人们依然保持着希望和美好。
最后两句“说与游人莫惆怅,绿阴幽草一般天”是作者对游人的劝慰。他告诉游人不要因为春天的流逝而惆怅,因为绿荫和幽草同样是美好的,它们代表着另一种不同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一般天”意味着无论是春天的繁华还是夏天的绿荫,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值得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流逝,提醒人们要接受时间的无情,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失落和变化时,依然保持乐观和希望。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