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管夫人竹窝图

云梢露叶秋声古,万玉丛深翠蛟舞。
此君拟结岁寒盟,拄笏相看立烟雨。
过雨山窗斜映日,带烟霜节总宜秋。
冻雷迸出千崖翠,勒此高歌傲素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生动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坚韧高洁的精神品格。

前四句写竹林实景:竹梢挂着露珠,秋风吹动竹叶发出古朴声响,竹林深处像无数碧玉在摇动,翠绿的竹枝如蛟龙起舞。诗人想和竹子做朋友(拟结岁寒盟),拄着竹杖在烟雨中静静欣赏——这里竹子被拟人化,成为能与人精神共鸣的君子。

后四句转换观察角度:雨过天晴时,阳光斜照竹林;雾气中的竹节带着秋意;春雷唤醒山崖的翠色。最后"傲素侯"用典(暗指竹子不慕权贵),表明要像竹子一样保持气节,用诗歌来彰显这种傲骨。

全诗妙在:
1. 动静结合——既有竹叶露珠的静态美,又有"翠蛟舞"的动态美
2. 多感官描写——"秋声"是听觉,"千崖翠"是视觉,构建出立体画面
3. 借物喻人——表面写竹,实则寄托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
4. 时间跨度——从秋雨到春雷,暗示竹子四季常青的坚韧特性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就算世界纷扰,我自保持本色"的人生态度,通过竹子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