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 怨诗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译文及注释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译文

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简析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一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近来”没有消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思念、忧虑、关切之情和离别的痛苦都融在其中了。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语言简单却情感深厚。

第一句"去年离别雁初归":去年大雁刚飞回来的时候(春天),丈夫就离家远行了。用大雁点明离别时间,也暗示丈夫像候鸟一样该回来却未归。

第二句"今夜裁缝萤已飞":如今已是夏末秋初(萤火虫活跃的季节),她还在灯下缝制寒衣。两个季节对比,说明离别已久,带出时间流逝的孤独感。

后两句直白道出她的焦虑:丈夫最近音信全无("音信断"),连寒衣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寄("何处寄")。这种无处安放的牵挂,比单纯的思念更让人揪心。

全诗妙在:
1. 用"雁""萤"两个小动物,不着痕迹地交代时间跨度
2. "裁缝"这个动作细节,展现妻子无声的付出
3. 最后一句的"不知",把思念升华为对丈夫安危的恐惧,情感层次更深

就像现代军嫂不知道往哪个战区寄包裹一样,这种想关心却无能为力的心情,古今相通,特别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