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艾轩先生侍郎),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第一句"典刑还似鲁人初",用鲁国人坚守传统的典故,比喻逝者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的品格,就像古代鲁国人始终恪守周礼一样。这种坚持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修养。
第二句"四海衣冠归坐隅"说天下有识之士都敬重他,愿意追随他。这里的"衣冠"代指读书人、官员,"归坐隅"描绘出大家自然地聚拢在他身边的画面,显示出他的人格魅力。
第三句"涕落寒芜嗟不见"直接抒发悲痛:望着秋日荒芜的草地流泪,叹息再也见不到他了。"寒芜"的萧瑟景象与悲伤情绪相互映衬。
最后"月明蠏井白云孤"用夜景作结:明月照着蟹形井台,天上飘着孤独的白云。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意义,明月白云象征逝者高洁的品格,"孤"字透露出作者失去知音的寂寞。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人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但每个字都饱含真情。先用比喻赞美逝者品德,再写众人对他的敬重,接着表达自己的哀伤,最后以景抒情,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让情感表达得特别自然动人。最妙的是最后那个月光井台的画面,把说不尽的思念都融在了景物里,让人读后久久难忘。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