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
子长愤著书,论或凭胸臆。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
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
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道古》主要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和经典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
首先,诗人提到“子长愤著书”,这里的“子长”可能指的是司马迁,他因为遭受冤屈而发愤著书,写出了《史记》。诗人认为,司马迁的著作虽然充满个人情感,但他对圣贤(如孔子)的描绘已经足够深刻,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见识。
接着,诗人提到“时方贵黄老”,意思是当时社会上更重视黄老之学(道家的思想),而对儒家的经典(经术)却有所忽视。诗人对此感到惋惜,认为这些经典就像高山一样值得仰望,是引导人们走出困惑的重要指南。
然后,诗人提到“骈罗七十子”,指的是孔子的七十位弟子,他们像翅膀一样辅助孔子,传播他的思想。诗人认为,正是这些弟子的努力,才使得孔子的学说得以传承,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虽然也崇尚圣人之道,但却未能像那些古代贤人一样得到后世的纪念。他提到“盲左”和“腐迁”,可能分别指左丘明和司马迁,他们虽然历经磨难,但他们的功绩和贡献让后人铭记。诗人认为,自己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无愧于历史和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和经典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呼吁人们重新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