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嘲,展现了一种从壮志凌云到淡然超脱的心境转变。
前两句用历史名人做对比:司马相如胸怀像云梦大泽般广阔,杜甫眼中能装下整个天地。这里用两位大文豪的豪情壮志,反衬出诗人当下的状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自嘲年纪大了,不再谈论这些宏大理想,而是满足于静静欣赏远处孤帆落下的平凡景象。"孤帆落远村"这个画面,既宁静又带着一丝孤独,暗示诗人从追求功名转向享受简单生活。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用前两句的"大"反衬后两句的"小":从胸怀天下到关注一叶孤舟,这种对比生动展现了人到暮年时心态的变化,既有无奈,也有释然。就像现代人从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到后来学会欣赏生活小确幸的过程。
陈知柔
(?—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一号弱翁。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授台州判官。历知循州、贺州。与秦桧子秦熺同榜进士,桧当轴,同年多以攀援致通显,知柔独不阿附。解官归,主管冲祐观。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