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忠简公祠

高台晴倚玉芙蓉,灏气遥连海上峰。
名第先朝留翰墨,芳传昭代见仪容。
重溟日丽文长在,断壁云深藓自封。
千载衣冠还此地,满天波影吼鱼龙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谒李忠简公祠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追思。

首联"高台晴倚玉芙蓉,灏气遥连海上峰"描绘了祠堂所在的高台在晴空下如同玉雕的芙蓉花,浩荡的气息与远处的海天相接。这里用"玉芙蓉"比喻高台,既写出其洁白美丽,又暗示祠堂的庄严肃穆。

颔联"名第先朝留翰墨,芳传昭代见仪容"转入对祠堂主人的追忆。诗人看到先朝留下的墨迹,仿佛穿越时空见到了李忠简公的仪容风采。"芳传"二字点出李公的美名代代相传。

颈联"重溟日丽文长在,断壁云深藓自封"形成对比:虽然阳光照耀下李公的文章永存,但断壁残垣已被苔藓覆盖。这里暗示虽然先贤精神长存,但时光流逝,遗迹难免荒芜。

尾联"千载衣冠还此地,满天波影吼鱼龙"将思绪拉回现实。诗人想象千年前李公的衣冠仿佛重现于此,而眼前波涛汹涌、鱼龙翻腾的景象,既烘托了祠堂的庄严氛围,也暗喻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

全诗通过空间与时间的交织,将眼前景与心中情完美融合。诗人用"玉芙蓉"、"海上峰"等优美意象营造出开阔意境,又通过"翰墨"、"衣冠"等历史元素引发深沉思考,表达了对先贤的无限景仰。最后以"吼鱼龙"的壮阔景象作结,余韵悠长,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