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效杜体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
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
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的日常之美。

开篇写陶公(可能指陶渊明式的隐士)的茅屋边垂柳依依,虽然生病卧床错过了园林花开的好时节,但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馈赠。这里用"垂柳长"和"园林芳"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中不变的田园韵味。

中间四句用两组生活场景展现乡村的和谐:溪水太浅已不适合划船,但深山里依然保留着古朴的衣着习俗;老农在桑树下忙着养蚕,孩子们在花树间采集蜂蜜。这些画面捕捉了农耕文明最本真的模样,既有劳动的场景,也有童趣的瞬间。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动态描写:一只白鹭正在浅滩觅食,忽然振翅穿过烟雨迷蒙的池塘。这个镜头般的结尾为全诗增添了灵动之气,烟雨朦胧中白鹭飞过的画面,既是对前面静态场景的巧妙打破,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组精心构图的田园照片,从茅屋柳树到采蜜儿童,从养蚕老人到惊飞白鹭,用朴素的语言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最妙的是最后白鹭的"突然出现",让整幅田园画卷顿时活了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