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夕兴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山间的闲适场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山月松筱下"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洒落,将秋山夜景映衬得格外清朗。诗人独自小酌,在夜色中拨动琴弦。这里用月光、松影、琴声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晤语方获志"四句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原本想找人聊天排遣寂寞,却发现独处更能安放内心。这种满足感持续了很久,但诗人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继续创作逍遥自在的诗篇。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视觉上月光与山景交融,营造出透明的秋夜质感 2. 听觉上琴声与自然共鸣,构成和谐的音画世界 3. 心境从孤独到享受,最终升华为创作冲动

诗人用极简的笔触,把一次普通的山居夜饮写得如此富有层次,展现了古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活智慧。最动人的是结尾那种"尽兴却还不愿停"的状态,就像现代人刷剧到凌晨仍舍不得睡的感觉,只不过古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逍遥快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