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后学院学生金丽香邓椒陪游天河潭溶洞舟上二女索诗换歌

龙蛇窟里乱涎流,几点幽灯照客舟。
怪石已能充老魅,明犀定可出潜虬。
泠泠短棹因谁发,渺渺纤喉为我讴。
自笑今生非智者,缘何遇水便绸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天河潭溶洞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自然美景中的一份独特体验。

开头"龙蛇窟里乱涎流,几点幽灯照客舟",诗人用"龙蛇窟"形容溶洞的深邃与神秘,"乱涎流"比喻溶洞中滴下的水珠仿佛是龙蛇吐出的涎水,营造了一种阴森的氛围。接着"几点幽灯照客舟",通过幽暗中闪烁的灯光照射于行舟之上,突出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怪石已能充老魅,明犀定可出潜虬",这两句通过怪石和灯光带来的想象,将溶洞的石壁比作老妖怪,而灯光则像是能唤醒沉睡中的龙。这种夸张的描写,既表现了溶洞的奇异,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泠泠短棹因谁发,渺渺纤喉为我讴",诗人在这里描写自己乘坐的小船,短暂的划动仿佛是应和着某种呼唤声,而那若有若无的歌声,则是来自于洞中的某处。这种对话式的描写,给人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感觉,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和互动感。

最后"自笑今生非智者,缘何遇水便绸缪",诗人自嘲自己并非智慧之人,却因为遇到了水而变得情不自禁,透露出一种自我调侃的意味。这里的"绸缪"可以理解为受到水的吸引而沉醉,也带有对自然美景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溶洞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自我解嘲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