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节妇

介特标巅巘,须眉见壶帷。
平生综列传,刻意踵修仪。
琴瑟宜家日,参苓侍饵时。
分鸾惊决裂,化鹤喜追随。
比翼于飞急,将雏在抱迟。
保孤宁缓死,茕疚苦濒危。
影现神相觌,诗赓泪作词。
春花宁了蒂,秋木蠹孤枝。
不化望夫石,谁悬教子机。
馀生浮似梦,一死甘如饴。
白日霜飞烈,青山猿啸悲。
夜台非寂寞,声彻九天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张节妇的女性一生坚守贞洁、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感人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人物形象
开篇用"高山"比喻她的品德高尚,说她的气节连男子都敬佩。她一生都在学习古代贤人的榜样,努力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原本她也有幸福家庭("琴瑟和鸣"指夫妻恩爱),照顾家人健康("参苓"是药材),但丈夫突然离世("分鸾"指分离),让她陷入困境。

二、苦难经历
丈夫去世后,她像"折翼的鸟"般无助,却坚持独自抚养幼子("将雏")。诗中用"宁可慢慢死也要保护孤儿"这样直白的语言,表现她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保全孩子的决心。最动人的是她常感觉亡夫灵魂相伴("影现神相觌"),哭着写诗寄托思念。

三、精神升华
诗人用"春花难结果""秋树独凋零"比喻她失去依靠的处境。但她没有变成"望夫石"空等,而是选择活着完成母亲责任。最后坦然面对死亡("甘如饴"像吃糖一样平静),用"白日飞霜""青山猿啼"渲染悲壮氛围,说她的美德连上天都知晓。

全诗通过这位母亲在绝境中的选择,歌颂了超越生死的母爱与坚韧,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真实呈现了她在苦难中挣扎却始终不放弃的光辉人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