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想象力的山野图景,充满了自然与灵性的交融。
首句“舞毒山中夸巨蟒”描绘了山中毒蛇的凶猛与巨大,给人一种危险而野性的感觉。这里的“舞”字不仅表现了蟒蛇的动态,还暗示了它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与力量。
第二句“问经岩下化灵狐”则转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灵狐。灵狐在传说中往往象征着智慧与灵性,这里的“问经”可能暗示它正在学习或修炼,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与巨蟒的野性相比,灵狐显得更加优雅和聪慧。
第三句“不知昨夜飞鸣处”引入了一个不确定的元素,仿佛在追问某个未知的事件或现象。这里的“飞鸣”可能是某种神秘的声音或迹象,增加了诗歌的悬疑感。
最后一句“曾报溪翁到此无”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不确定性。“溪翁”可能指一位隐士或山中的智者,诗人似乎在问:这位智者是否曾经来过这里?是否留下了什么痕迹?这句话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哲思,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与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巨蟒与灵狐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中野性与灵性的并存,同时通过悬疑的笔触,引发读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思考。诗歌的魅力在于它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又通过隐喻和象征,传达了更深层的哲理与情感。
赵立
(1094—1130)徐州人。以敢勇隶兵籍。钦宗靖康初,以战功为武卫都虞候。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围徐州,王复拒守,命立督战,身中六矢,战愈勇。城陷,巷战昏死,苏后率残兵追击北还金兵,收复徐州,权知州事。同年末,率部往援楚州,连七战而达,虽中矢仍指挥取胜,奉诏守楚州。翌年,金兵攻城益剧,立率军搏杀,数挫金人攻势。后中飞炮而卒。谥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