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行

湖南湖北云阴阴,石开晓开千树林。
日月双摧绿发短,江湖独与青春深。
杨柳垂丝为谁结,蘼芜千里伤予心。
落花流水去不返,武陵桃源何处寻。
道路只今乱赤羽,乾坤何处非黄金。
日暮聊为楚泽吟,慷慨流涕沾衣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湖漂泊时的孤独与感伤,同时暗含对现实乱世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开篇写景,奠定基调: 湖南湖北的天空阴沉沉的,清晨的阳光透过石缝,照亮了茂密的树林。这样的景色既壮阔又带着一丝压抑,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

时光流逝,青春不再: 日月更替,催老了容颜,黑发变短,青春不再。而江湖依旧浩渺深沉,与诗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孤独。

触景生情,感伤离别: 杨柳垂下的丝绦,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蘼芜草绵延千里,勾起了诗人内心的伤痛。落花随流水远去,再也无法挽回,象征着逝去的时光和美好的事物。

追寻理想,却无处可寻: 诗人渴望寻找像武陵桃源那样的理想世界,但现实却是战乱纷飞,赤羽(代指战争)四起,人们追逐金钱利益,理想世界无处可寻。

无奈悲歌,慷慨激昂: 日暮时分,诗人只能像屈原一样,吟唱楚地的悲歌,慷慨激昂,泪流沾襟。这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伤,对离别的哀愁,对理想世界的追寻,以及对现实乱世的无奈。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