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杂诗 其一

风度人何在,登楼意独违。
前型垂后远,古道至今微。
相业千秋著,诗名百代稀。
书堂访遗迹,岩下草成围。

现代解析

这首《曲江杂诗 其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怀旧与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风度人何在,登楼意独违”点出了作者的心境。他登上高楼,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失落,感叹那些曾经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古人已经不在,自己与他们相比显得渺小而无助。这里的“风度人”可以理解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意独违”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前型垂后远,古道至今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作者认为,虽然前人的榜样和智慧一直影响着后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道”(即传统的道德和文化)已经逐渐衰落,不再像过去那样辉煌。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惋惜。

“相业千秋著,诗名百代稀”则突出了两种不同的历史成就:政治功业和文学成就。作者认为,虽然一些政治家的事迹能够流传千古,但真正能够跨越百代、影响深远的却是那些杰出的诗人。这表明作者对文学艺术的重视,认为诗歌能够超越时代,成为永恒的遗产。

最后,“书堂访遗迹,岩下草成围”描绘了作者寻找历史遗迹的场景。他来到曾经的书堂,发现这里已经被荒草包围,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这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文化衰落的惋惜以及对文学价值的肯定,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虽然物质的东西会随着时间消逝,但真正的精神财富——如诗歌和智慧——却能跨越时空,永远流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