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

钓螺江上一耕夫,误挂簪裳计已疏。
来此劝农申告诫,要渠僇力事耕锄。
田畴耒耜能无倦,禾稼收成自有馀。
户晓更烦诸父老,俾知太守意劝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下乡劝农的故事,语言朴实但充满人情味。

开篇用"钓螺江上一耕夫"这种接地气的形象,说自己是误入官场的普通人,暗示和农民没有距离感。第二句"误挂簪裳"用自嘲的语气说当官是个意外,反而拉近了和农民的关系。

中间四句是劝农的核心内容:官员来不是摆架子,而是真心实意劝大家勤耕细作。用"耒耜能无倦"(农具别闲着)这样具体的农事细节,强调勤劳耕作自然会有好收成,道理简单实在。

最后两句特别暖心:不仅当面劝说,还要请村里长辈帮忙传话,让每家每户都明白官员的苦心。"俾知太守意劝渠"用口语化的"渠"(他/他们),就像唠家常一样亲切。

全诗妙在:
1. 官员不摆谱,自称"耕夫"
2. 劝农不说大道理,专注具体农事
3. 结尾借助乡邻传话,体现对农村人情社会的了解
4.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没有官腔

这种放下身段、说人话、办实事的官员形象,在今天看来依然可贵。诗歌用最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古代优秀的基层治理智慧。

林采

林采,字伯玉,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大声孙。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知遂昌县(清康熙《遂昌县志》卷五)。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湘阴(《周文忠集》卷一八七)。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除监察御史。嘉泰元年(一二○一),行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同上书崇儒七之二五)。二年,权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四年,出知太平州,改知绍兴府。开禧三年(一二○七),知平江府。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由知贵州任罢(同上书职官七四之四六)。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