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君臣之间的理想关系,用雪夜拜访的场景来展现信任与默契。
前四句描绘了明君雪夜拜访贤臣的场景: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臣子相遇是千载难逢的,冒着皑皑白雪来到臣子家中。君主毫不拘束,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意,甚至想着要早点计划下江南的事。这里"幸其第"的"幸"字用得巧妙,既表示君主驾临,又暗示这是臣子的荣幸。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亲密关系:屋里炭火正旺烤着肉,铺着华丽的坐垫,臣子的妻子像对待兄长一样恭敬地斟酒。这些画面感很强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温暖的室内,君臣把酒言欢的温馨场景。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实践《论语》中的道理,何必死板地拘泥于书面文章呢?这里"鲁论"指《论语》,"泥上书"指拘泥书本教条。诗人通过这个雪夜访贤的故事,表达了治国需要灵活变通、注重实践的道理。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理想的政治图景:君主礼贤下士,臣子忠心耿耿,彼此像家人般相处。这种超越等级的真挚情谊,正是古人向往的君臣关系。最后两句的议论既点明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显得含蓄而深刻。
方凤
(1240—1321)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