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珍视文化传承的情感。
首句“万劫灰中存世界”,用“万劫灰”象征无数次的灾难和毁灭,而“存世界”则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世界依然存在,生命依然延续。这句诗传递出一种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不屈不挠的精神,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要保持希望和信念。
次句“千层浪里惜儒珍”,用“千层浪”比喻生活中的种种波折和变迁,而“惜儒珍”则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和智慧的珍视。这句诗强调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更要珍惜和保护那些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和智慧,因为它们是我们应对复杂世界的指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象征,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珍视文化传承,体现了对生命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鲁仕能
平江人,字时举,自号宝潭。理宗淳祐四年进士。尝从饶鲁学。为监利令,辟充沅州录事兼饷事。以事失帅意,羁流沅州。帅死,事得白。受诬与伸雪,无忧喜色。归而讲学道岩。卒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