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孙思明

穴虫辨阴曀,巢鸟惊早寒。
所以知微士,不为异患干。
孙侯抱利器,射策来吴关。
杨叶已百中,错节试一刊。
春风动归兴,慷慨怀悲酸。
稽首谢绛阙,挂冠趋考槃。
方舟晚相遇,意过平生欢。
倩论发幽赜,脱跳盘中丸。
视彼昧几者,孰能识其端。
浮云翳大壑,短水翻长澜。
君归适欢会,我往足忧艰。
岐路一分手,壮怀良已弹。
钓水步清浅,采山陟㠝岏。
斯游傥可遂,酌酒开芳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孙思明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赞美了孙思明的才华和品格。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智慧。诗人说,洞穴里的虫鸟能预知天气变化,聪明人也懂得避开祸患。这里暗指孙思明是个有远见的人。接着夸赞孙思明带着出众才能("利器")来参加科举("射策"),像神箭手百发百中,又能处理复杂问题("错节试一刊")。

第二部分(中间十二句)写分别场景。春风中孙思明决定回乡,诗人既为他高兴又感到不舍。他们傍晚在船上相遇,交谈甚欢,讨论深刻道理("幽赜"),像解开盘中的弹丸游戏般畅快。诗人感叹普通人("昧几者")根本看不懂孙思明的境界,就像浮云遮山、浅水起浪那样难以捉摸。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抒发离愁。诗人说友人回乡是喜事,自己却要继续艰难旅程。分道扬镳时,满腔壮志都消退了。最后想象未来:希望还能一起钓鱼、登山,那时再喝酒畅谈,重展笑颜。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虫鸟预知风雨比喻人生智慧,形象易懂 2. "杨叶百中"用李广射箭典故夸人,不说"厉害"却更生动 3. 分别场景描写细腻,船上深谈、前途对比都充满画面感 4. 结尾的钓鱼登山想象,让离愁带着希望,情感真挚

全诗展现了知识分子间的深厚友谊,既有对友人才能的钦佩,又有面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用山水之乐寄托重逢期待,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