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吉庵先生父

乃公殆农丈人流,积半生以稼穑起家,合孝悌力田诗书一身,何图今日犹重见汉西京教;
有子习法律家学,冒万险为地方除弊,极奔走讼狱疾病不死,讵料举世争欲杀刘北府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父子两代人的不同人生轨迹,展现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法治精神的碰撞。全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写父亲,下半部分写儿子。

上半部分用"农丈人"形容父亲是典型的传统农民,靠种地发家,把种田的勤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质和读书人的修养完美结合。"汉西京教"指代古代质朴的道德教化,说父亲这样德才兼备的农民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下半部分写儿子学习法律,为了给地方上消除弊政而冒险奔波,打官司、生病都挺过来了,没想到才华出众反而招致众人嫉妒排挤。"刘北府"用东晋名将刘牢之的典故,暗指儿子像刘牢之一样才能出众却遭人忌恨。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两代人放在一起对比:父亲代表传统农耕文明,儿子代表现代法治精神;父亲安稳度日受人尊敬,儿子锐意改革反遭排挤。通过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也揭示了改革者常面临的困境,更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