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流过三峡后的壮阔景象,用对比手法传递出豁然开朗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江流不复三峡险"说的是江水冲出三峡后,不再有之前那种险峻湍急的气势。这里的三峡险境可以联想到人生中那些艰难曲折的阶段。后两句"天际自此中州宽"则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江水进入平原地带后,河面突然变宽,远处的天空和大地连成一片,视野变得无比辽阔。
这种地理景观的变化被诗人巧妙用来比喻人生境遇:当我们熬过艰难时期后,往往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诗中"不复"和"自此"两个词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就像电影镜头突然从狭窄山谷切换到广袤平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共鸣。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自然景观的转变,让人自然而然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哲理。这种用具体景象表达抽象感悟的手法,既形象生动又余味悠长,让每个经历过困境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何逢原
何鸣凤,字逢原,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宋末为分水县学教谕(《潜斋集》卷八《分水县学田记》)。入元不仕。月泉吟社第十四名,署名喻似之。又为第四十五名,署名陈纬孙。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