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江泾村》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村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诗的开头两句“江泾好村巷,稠屋似廛居”直接点出了江泾村的美丽和热闹。村庄的巷子虽然狭窄,但房屋密集,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仿佛是一个小集市。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词赋工无益,耕渔乐有馀”则进一步展现了村庄的生活方式。诗人在此感叹,虽然写诗作赋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但耕田打渔的生活却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这里的生活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乐趣和自在。
“土祠春社后,野寺暝钟初”这两句描绘了村庄的宗教和文化生活。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村民们在这之后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野寺的钟声在黄昏时分响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村庄的宗教活动,也展现了村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最后两句“我欲频来往,扁舟当笋舆”则表达了诗人对江泾村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经常来这里,乘着小船在村庄中穿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这里的“扁舟”象征着简单的生活,而“笋舆”则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泾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村庄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生机和乐趣,给人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周鼎
(1401—1487)浙江嘉善人,字伯器,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