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山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感悟。
前四句写景:人迹罕至的山野一尘不染,偶尔有访客寻幽探胜而来。天然的怪石形成了真实的洞府,杂乱的山峦堆叠出宛如人工的楼台。这里用"真洞府"和"假楼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看似随意的山石却比人工建筑更有意境。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长期探寻人生真谛,虽然难以达到长生不老,但已领悟到某些超脱的智慧。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能与山中隐士畅谈虚无寂静之道,不妨就在这山岩下多停留徘徊。这里的"虚寂"不是消极的空无,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像一幅水墨山水画,让人仿佛看到云雾缭绕的奇山异石
2. 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比如"乱山堆就假楼台"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3. 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在喧嚣中寻得内心的平和
4. 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展现了文人雅士向往的闲适生活与精神交流
诗人通过描写隐居之地的清幽,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真趣的追求,这种返璞归真的情怀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邢仙老
邢仙老,隐居九疑山,神宗熙宁初有诗赠李彦高,事见《玉照新志》卷六。今录诗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