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钱塘江畔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青春情愫。
前两句写邻里少年间的互动:西边的小伙子向隔壁打听,江边哪些地方的柳树鲜花又添了新景。简单一问一答间,既展现了年轻人对春光的关注,又透露出邻里间的熟稔。诗人用"柳岸花堤"四个字就勾勒出钱塘江畔桃红柳绿的典型春景。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昨夜春雨让江水上涨,对岸传来女子呼唤的声音。这里的"桃叶"既指真实的桃树叶子,又暗用典故(晋代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给普通的春日场景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隔着涨水的江面,那声飘渺的呼唤到底在叫谁呢?留下引人遐想的开放式结尾。
全诗妙在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少年问路、春雨涨潮、隔江唤人,就把江南水乡的春日韵味写得活灵活现。语言清新自然,像随手拈来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对青春、对春天、对朦胧情感的细腻捕捉,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