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四时 其三 冬

粉蜡梅梢妆蓓蕾,雪晴乌鹊声零碎。
兰堂昼暖浴蚕天,百果流芳喷寒水。
春事望春须准拟,临风不惜呵纤指。
寒日频添绣线长,百五光阴已无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冬日田园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粉蜡梅梢妆蓓蕾,雪晴乌鹊声零碎”,描写了冬日的自然景色。梅花的花苞在枝头绽放,像粉色的蜡一样娇嫩,雪后放晴,乌鹊的叫声零散地传来,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这里通过梅花的蓓蕾和乌鹊的叫声,传递出冬日里的一丝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兰堂昼暖浴蚕天,百果流芳喷寒水”,写的是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兰堂里白天温暖如春,适合养蚕,而外面的果树虽然已经凋零,但在寒水中似乎还能闻到果实的芳香。这里通过内外环境的对比,展现了冬日里人们生活的温馨与自然的静谧。

后四句“春事望春须准拟,临风不惜呵纤指。寒日频添绣线长,百五光阴已无几”,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春天即将到来,人们开始为春耕做准备,即使寒风刺骨,也不惜伸出纤细的手指去劳作。然而,随着冬日一天天过去,时光也在悄然流逝,作者感叹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这里既有对春天的盼望,也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冬日田园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与希望,以及时光匆匆的淡淡哀愁。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