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既望月下偕诸生夜坐

皓月凌空照绿波,广寒宫里舞嫦娥。凭谁扫却蟾蜍影,天下清光应更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清朗月光的喜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首句“皓月凌空照绿波”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场景: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中,月光洒在绿色的水波上,画面宁静而美丽。这里用“皓月”来形容月亮,强调其明亮和洁白,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

第二句“广寒宫里舞嫦娥”引入了神话中的嫦娥,传说她住在月宫(广寒宫)里,这里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翩翩起舞,增添了诗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

第三句“凭谁扫却蟾蜍影”中的“蟾蜍影”指的是月亮上的阴影,古人常把月亮的阴影想象成蟾蜍。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扫去月亮上的阴影,让月光更加明亮呢?这里的“扫却”象征着去除阴霾和阻碍,表达了对纯净光明的渴望。

最后一句“天下清光应更多”是对前一句的回答和升华,诗人希望天下能拥有更多的清光,也就是更多的光明和美好。这里的“清光”不仅仅指月光,也象征着人间的和平、幸福和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借月亮的清辉,寄托了自己对人间美好、纯净生活的期盼。诗中的意象清新明快,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