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带着孩子游览庐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前两句"日映香炉生秋风,飞泉直下落涧中"像电影镜头一样生动:阳光照在香炉峰上,秋风吹拂,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落入山涧。这里用"香炉"代指庐山著名景点香炉峰,阳光与秋风让山峰更显灵动,而"飞泉直下"的动感描写让人仿佛听见哗哗水声。
后两句"泠泠细草岩中碧,偶作楚狂拜李公"转入细节描写:岩石缝隙中碧绿的小草在流水声中摇曳,诗人突然像古代楚国的狂人一样,向李白行礼致敬。"泠泠"是流水声,"细草岩中碧"这个特写镜头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最后用"楚狂"典故(指不拘礼法的狂士)和"拜李公"(李白曾隐居庐山),既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也流露出诗人想要像古人一样纵情山水的洒脱心境。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大场景的壮美(山峰瀑布),又有小细节的清新(岩间小草),最后将眼前景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让自然景观顿时有了文化厚度。诗人通过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