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诗人在腊月八日雪天登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兴来欲泛山阴雪,不奈舟胶野水凝。”意思是诗人兴致勃勃,想要像古人王羲之那样在山阴的雪中泛舟,但无奈天气太冷,水面结冰,无法行船。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奈。
颔联“朝士白头愁独步,仙人赤脚傲层冰。”诗人在这里对比了两种人生状态:一种是世俗中的官员,他们为生活奔波,满头白发,独自在雪中行走,显得忧愁;另一种是传说中的仙人,他们赤脚行走在冰层上,显得从容自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
颈联“招来尽是鸡群鹤,趍附空惭骥尾蝇。”诗人用“鸡群鹤”比喻自己周围的人们,虽然有些人看似出众,但实际上与真正的“鹤”(高洁的人)相比,仍显平庸。而“骥尾蝇”则是指那些依附于权贵的人,诗人对这种行为感到羞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攀附之风的不屑,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尾联“夜久松龛同拥毳,绝胜儤值有青绫。”诗人与友人在松树下的亭子里长时间相拥取暖,这种简单而温暖的时刻,远胜于那些穿着华丽官服、忙于公务的生活。这里诗人强调了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可贵,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流露出对世俗攀附之风的不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