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言謇伯之天津

潞河水程安且娱,盘旋直到丁字沽。
却舍双轮曳双桨,歌诗不歌余马瘏。
言子觥觥世文学,能为汉赋摧吴歈。
春风原草出佳句,才名英绝传皇都。
金台骏骨已不朽,上客珠履争迎趋。
析津形势控南北,黄河万里此尾闾。
方今金瓯无点缺,谁令堂闼来貙貐。
宗生乘风范揽辔,斯志颇志常人殊。
虫鱼釽析小言耳,彼哉沟瞀而拘迂。
我生心力百无赖,有书废读冠则儒。
坐看鹒蟀似流电,安有远志殚八区。
以我方君何所似,强者齐楚,弱者犹曹邾。
祇馀结习未全汰,别无美谥惟至愚。
临歧一语重诿諈,君应诺我勿嗫嚅。
水西庄畔脱经过,尚闻八卷题襟韵事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送别友人言謇伯前往天津时所作,全诗充满豪迈气概和真挚情谊,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一、旅途风光(前四句)
诗人用轻快的笔调描写天津水路风光:潞河平静宜人,船只盘旋前行直到丁字沽(天津地名)。这里"舍双轮"指弃车乘船,"歌诗"句化用《诗经》,暗示旅途充满诗意而非疲惫。

二、赞美友人(5-12句)
用"觥觥"形容友人器宇轩昂,称赞他文采出众,既能写汉赋又能创作吴地民歌。提到友人在京城名声显赫,像黄金台招揽的贤士般受人追捧。通过天津(析津)的地理重要性,暗示友人此去肩负重任。

三、壮志抒怀(13-20句)
这段展现两人的精神共鸣:以宗悫"乘风破浪"、范滂"揽辔澄清"的典故,表明不同于庸常之辈的志向。诗人自谦像弱小的曹国邾国,但仍保持文人本色,用"鹒蟀似流电"表达时光易逝的感慨。

四、临别嘱托(最后六句)
最动人的送别叮咛:诗人嘱咐友人经过天津名园水西庄时,别忘了延续文人雅集题诗的傳統。"勿嗫嚅"三字生动体现朋友间直爽的相处方式,最后以问句作结,留下悠长余韵。

全诗亮点在于将地理元素(潞河、丁字沽)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既展现天津风貌,又通过"金台骏骨""乘风揽辔"等典故提升格调。诗人用"强者齐楚,弱者曹邾"的巧妙比喻,在自谦中反衬友人抱负,这种既豪放又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送别诗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