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灵岩

溪回停兰桡,一径破苍霭。
层峰隐孤云,断涧流浅濑。
行行不辞劳,空翠落衣袂。
林昏夜烟微,路仄崖石碍。
回看径转幽,远瞩情逾快。
嵌空出招提,铃铎语天外。
萧条掩石门,寂历到香界。
客来息烦襟,散发对清籁。
凭高俯湖光,波涛势交会。
遥山七十二,罗列青如黛。
烟岚入空濛,朝暮各殊态。
缅惟馆娃人,事去逾千载。
香径寒流清,屟廊荒草废。
夕霏送残阳,峰巅变明晦。
萧萧闻松篁,隐隐动梵呗。
支筇随归樵,苍茫发长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登灵岩》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卷。

诗的开头,诗人乘船沿溪而行,停靠后沿着小路穿过薄雾,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山涧中溪水潺潺。这里用“溪回”“苍霭”“孤云”“浅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继续攀登,虽然路途辛苦,但山间的翠绿和清新的空气让他感到愉悦。随着天色渐暗,烟雾缭绕,山路变得狭窄,岩石阻碍前行。然而,回望走过的幽深小径,远眺山景,诗人的心情反而更加畅快。

随后,诗人到达山顶的寺庙(“招提”),听到风铃的声音仿佛来自天外。寺庙掩映在石门之后,显得寂静而庄严。在这里,诗人放下尘世的烦恼,感受自然的宁静。从高处俯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峰如黛,烟岚缭绕,朝暮之间景色变幻。

诗的结尾,诗人联想到千年前的古人(“馆娃人”),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已化为荒草残阳。夕阳下,山峰明暗交替,松竹萧萧,隐约传来诵经声。最后,诗人拄杖随樵夫下山,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整首诗以登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变化,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历史的沧桑。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怀古之情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的灵性与历史的厚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