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其二

午榻醒来睡思足,萧然庭树雨声清。
安贫原宪元非病,乐志陶潜不爱名。
烟水泼堤鸂鶒乱,花香落涧鹧鸪鸣。
逢人若问渔樵业,海月山云各有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午睡醒来后,诗人听着庭院里雨打树叶的清脆声响,感到神清气爽。这里用"萧然"形容雨声,不是凄凉的意思,而是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历史人物和两处自然景物,展现诗人的价值观。原宪是孔子弟子,虽然贫穷但有高尚品德;陶渊明辞官归隐,不为名利所累。诗人以他们自比,说明自己安于清贫、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鸂鶒(一种水鸟)在烟雨朦胧的堤岸嬉戏,鹧鸪在飘落花瓣的溪涧鸣叫,这些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正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工作(渔樵代表隐居生活),我会说海上升起的明月和山间飘荡的云彩,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诗人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说得充满人情味,表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午睡、听雨、观鸟、赏花等日常细节,展现出一个摆脱世俗羁绊、在简单生活中发现美感的隐士形象。诗人把贫穷的生活写得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自由比物质的富足更可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