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六月十七夜地震

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
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
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
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
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
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
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
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
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记录了作者经历的一场大地震,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强烈画面感,带我们感受了灾难的恐怖瞬间。

开篇用宁静的夏夜做铺垫(凉风、月亮、刚吹灭的灯),突然被"墙要倒塌的碎裂声"打破。接着用"像悬空的旗子摇晃""大地像沸腾的开水"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地震的剧烈。作者还用了"像打雷""像强盗来袭"等常见事物来形容地震的突发性。

中间部分展现了人在灾难前的渺小:人们像蚂蚁一样乱跑,作者甚至怀疑是神话中的蛇精作怪或天神撞翻了驮着大地的巨龟。这里用神话传说来反衬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助。

最后作者反思道:地震是大地阴气过盛导致的(古人用阴阳理论解释自然现象),提醒人类要懂得谦卑。最震撼的是结尾"性命比小水洼还轻"的比喻,强调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最后两句更是发出警示:人类若不知收敛,整个大陆都可能沉没。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灾难片,从平静到爆发再到反思,用"摇晃的旗子""沸腾的开水"等接地气的比喻让人身临其境,最后升华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