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胡彦龙途经金陵(今南京)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联"金陵往事已成虚,江水清清只见鱼"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金陵城的今昔对比: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只剩清澈江水中游动的鱼儿。这里用"清清"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喻历史被洗刷后的寂寥。
颔联"遗庙空存元帝像,故家多有二王书"通过两个具体意象加深历史沧桑感。元帝庙只剩孤零零的塑像,而旧时世家也仅存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真迹作为往日荣光的见证。这两句形成巧妙对仗,"空存"与"多有"的对比更显怅惘。
颈联笔锋一转,用"秋风出塞调生马,夜月吟淮跨蹇驴"的生动画面将视线拉回现实。秋风中出塞的骏马与月光下骑驴吟诗的诗人形象,既暗示友人即将开始的旅程,又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洒脱。
尾联"借问新亭诸老泪,而今烟景复何如"用典故收束全篇。借东晋名士在新亭对泣的典故,追问如今的风物是否还会引发同样的哀思。这个反问既点明历史循环的主题,又留下开放式的思考空间。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将厚重的历史感与轻盈的现实画面交织在一起。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江水""鱼""马""驴"等鲜活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特别是结尾的提问,仿佛在邀请每个读者思考:当我们面对历史遗迹时,究竟是在怀念过去,还是在感叹当下?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白的感慨更有余味。
高彦竹
高彦竹,号野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理宗绍定间画院待诏胡彦龙有交(《东瓯诗存》卷九)。今录诗二首。